原文網址與上圖出處:http://lcogt.net/en/blog/egomez/man-made-object-spotted-ftn
過去幾週以來,Richard Miles 利用 FTN 望遠鏡(Faulkes Telescope North,位在夏威夷的兩米望遠鏡)觀測被命名為 2010 KQ 的天體。而最近的觀測顯示 2010 KQ 應為人造物,其來源可能相當有趣。
該天體由 Catalina Sky Survey 於5月16日發現。後續的觀測顯示該天體以1.04年的周期繞太陽運轉,於今年5月21日時與地球的距離僅為1.28倍的月地距。由於該天體的軌道離心律極小且軌道的仰角也很小,推測應為人造物,但尚未發現與任何特定的太空任務相關。
Richart 於5月25日時用 FTN 望遠鏡對S型小行星 Quintilla(編號755)做了多波段(5個濾鏡)的觀測,當時該小行星距離
2010 KQ 僅有不到一度的距離,正好也在觀測的天區中。2010 KQ
的顏色特徵和極暗的亮度指出該天體應為人造物。舉例來說,該物體在近紅外線的波段比在紅光的波段亮地多,而一般小行星的亮度在近紅外的波段應該會更暗或是差不多;此外,若該天體為小行星,在25日所觀測的亮度卻比預期(小行星)的亮度要暗4倍。對該天體軌道的初步檢查顯示,儘管該天體於1975年曾接近地球,但並未於近30年內所發射的太空船之中發現軌道與其相符的。
後續的觀測顯示 FTN 所觀測到的光譜特徵與經紫外線長期照射的二氧化鈦塗料符合,這更進一步支持的該天體為人造物的想法。
Richard 認為 2010 KQ 可能是蘇聯的 Photon 火箭的第四節,於1974年10月28日搭載著月球採樣探測器 Luna
23 發射,並於同年的11月2日到達繞月軌道。根據 NEODyS 網站(5/25)的估計,2010 KQ
於1974年11月5日與地球的距離僅有 0.000027 AU(約4040公里)。第四節火箭可能是 "Block D" 或 "Block
DM" 並裝備 11D-58S
引擎,長度應為5.7公尺。奇怪的是,NEODyS 之後更新的資料又排除了1974年11月5日的接近。燃料用盡的推進器,對應於其體積(或截面積),其重量很輕,因此太陽輻射壓等等非重力的擾動力將會大幅增加了精確地計算其軌道的難度。
----
心得:意料之外發現的東西反而更有趣!
相關網站
- NEODyS (Near Earth Object Dynamics Site)
- Faulkes Telescope North (FTN)
- Asteroid 2010 KQ: Probably a Rocket Body JPL的新聞,提到該天體應為人造物,於1975年初曾接近地球,在現有的精確度的軌道計算下,並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發射。另外提到,該天體有 6% 的可能性於2036年之後的30年內撞擊地球。
小藍點